山东大学
中国山东省公办高校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简称“山大”(SDU),学校法定注册地址设在山东省济南市,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是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央直管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入选2011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亚洲校园成员。
历史沿革
追根溯源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曾几度更名、停办、重建、合校、搬迁,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10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分专斋、正斋、备斋,分斋督课;同年11月24日,山东大学堂暂借泺源书院开课,学制初为三年,后改为四年。1904年,学校迁入济南杆石桥新址,改为山东高等学堂。
1911年,又改称山东高等学校。1912年,国民政府实行全国设立大学区,各区中心城市设大学,各省设专门学校的体制,山东隶属中心城市北京,按章大学堂应予裁撤,至1914年停办。师生分别转入法政、工业、农业、商业、矿业、医学六个专门学校,校长丁维椽继任商业专门学校校长,校舍由法政专门学校使用。山东大学堂在建校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人,选送去欧美和日本留学的59人。其中徐镜心、张伯言等人在日本参加同盟会,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山东大学堂是山东省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校,也是山东大学历史的起点。
1906年,在济南皇华馆设立法政学堂,翌年再设法律学堂,时称第一、第二法政学堂。1913年,合并为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07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吴廷斌在济南东关全福庄设立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以南郊千佛山、马鞍山北麓五千亩土地作为学堂的林场,1913年易名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12年,留日学生叶春墀请准在济南南关设立商业学校,随后定名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同年,青州府高密中等工业学堂和济南工业学堂合并,后又并入山东第一中学,于第二年在一中尚志堂校舍成立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15年,山东省设医学讲习所。1916年改名为山东省立医学学校,校址在济南北园白鹤庄。1920年,正式命名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同年,矿业传习所扩建为山东公立矿业专门学校,校址设在济南东关。
筚路蓝缕
省立山东大学
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下令将山东公立六个专门学校合并,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清末状元王寿彭任校长。设文、法、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哲学、国文学、法律、政治经济、商学、机械、机织、应用化学、采矿、农学、林学、蚕学、医学13个系,并有附属中学。校设评议会,院设教务会,系设教授会,定期研究教学、人事、经费等问题。大学部有教师320人,其中教授200人,除专业课外,并开设选修课,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
1928年,北伐军进抵山东,奉系军阀败逃。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在动乱中,学校经费无着,随即停办;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由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畸、王近信、彭百川杨亮功杨振声杜光埙傅斯年孙学悟等11人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蔡元培先生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取得教育部长蒋梦麟的同意。
国立青岛大学
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4月,国民党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9月20日,举行开学典礼,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初设文、理、教育三个学院,分为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教育行政系和乡村教育系八个系。
1932年9月,教育学院停办,学生大部分转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同时增设工、农两学院。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系和机械工程学系。农学院设于济南,设研究、推广两部。不久,又将文、理两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学校设校务会议,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各学系主任和教授代表组成,负责议决一切重大事项。校长杨振声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如闻一多、黄敬思、黄际遇任之恭傅鹰沈从文梁实秋闻宥游国恩曾省汤腾汉等著名学者均在校任教。
国立山东大学
1932年,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赵畸)接任校长。接任后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同时撙节行政费用,添购图书、仪器,先后建成科学馆、工学馆、体育馆、化学馆、水力实验室及实习工厂等。国立山东大学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学校先后创办有学术刊物《科学丛刊》《文史丛刊》《励学》《刁斗》等。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立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再迁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分批运出,损失严重。
1938年春,学校在万县复课,不久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图书、仪器、机械分别暂交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保管使用。
1946年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复校后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水产水15个系,医学院不设系,并附设一个大学先修班和高级护士学校。各学院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其中工学院五年,医学院六年,实行分学制和必修制、选修制。
1946年10月25日,举行开学典礼。知名学者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杨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严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沈福彭等应聘来校执教。
华中建设大学
1944年,中共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创办华中建设大学。校址设于苏皖边区的旰眙县新埔,由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校长。设民政、财政、文艺三系和一个高干班。1945年5月4日,正式开学;8月份,首届学生结业,学校迁清江市。1946年初,校长彭康率领部分干部教师和学员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长由李亚农继任,解放区知名人士贺希明、张劲夫、张茜、夏征农、戴白韬、阿英孙冶方、范长江、车载、朱维基、黎冰鸿、黄源、陶官云等在校工作和执教。学校拟办成一所正规大学,设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和预科。
临沂山东大学
1945年8月,山东抗日人民政府在解放区临沂,创办了山东大学(为了区别国立山东大学,称临沂山东大学),设预科部,招收知识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46年初,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彭康,率领该校师生400余人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设立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四系,转入以专业为主的学习,解放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何封、薛暮桥、李仲融、王淑明孙克定、刘力行、胡考、宋日昌、尚钺宋之的等在校执教。
华中建设大学和临沂山东大学合并为华东大学
1948年夏,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以原临沂山东大学渤海地区的部分留守人员为基础,并集中原来的一些教师,会同华中建设大学的部分干部教师,在潍县组建成立华东大学;同年9月4日,学校开学。济南解放后,于11月迁入济南。迁济后成立文学、社会科学、教育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部。另设附属中学。
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王哲、罗竹风、高剑秋率领军管小组进驻国立山东大学,对学校进行接管整顿,山东大学从此进入新的时期。
1949年11月,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划出,后成为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改为实验中学。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学校调整为政治、文学、史地、艺术、俄文五系,转入正规化的业务学习。1950年冬,奉命迁青岛。
1951年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分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水产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病虫害学、政治学、艺术学18个系。其中政治和艺术为两个直属系。同年创办《文史哲》杂志和《山东大学学报》。
院系调整
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山东大学调整出去的院系有:
(一)政治系,迁至济南,组成山东政治学校,现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二)艺术系戏剧组,迁至上海,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上海戏剧学院
(三)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组,迁至无锡,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后为南京艺术学院
(四)工学院和土木系,和原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系合并,组建成青岛工学院,后又迁至武汉与有关系科合并,成立武汉测绘学院,后为武汉测绘科学大学。
(五)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调入原山东工学院,组建成新的山东工学院,后为山东工业大学
(六)农学院的农艺、园艺、植物病虫害学三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农学院,现为山东农业大学
(七)医学院1956年独立,扩建为青岛医学院
(八)理学院的地矿系迁至长春,与有关院校系科合并,组建成长春地质学院
(九)1954年,教育部拟改变高等学校的布局,指令由山东大学负责,在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由山东大学支援师资,即现今的郑州大学
(十)在迁校济南时,海洋、水产和正筹建的地矿三系留在青岛,独立建院后,发展成为的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在院系调整中,分出的系科和其他院校组建了十所高等院校,取消了院一级组织,留有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水产八个系,增设海洋学系,建立文学历史和海洋物理两个研究所,成为教育部直属的以文、理为主的综合大学。中文、历史两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还接收朝鲜、越南、苏联等国的留学生。1957年,外文系师生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外文系撤销。
艰苦发展
1958年7月,山东大学归由山东省领导;同年10月,奉命迁校济南,文科的中文、历史两系和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系搬迁济南。
1959年秋,恢复了外文系。1960年,重设政治系,建成原子能系和电子系,学校由迁济时的6个系10个专业,增至政治、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原子能(后学生并入复旦大学,该系撤销)、电子10个系。建立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美国文学、中国古代史、微分方程(控制论)、磁学、晶体、微生物九个校属研究室。有八个专业接受培养研究生。设有三个专业业余大学,六个专业函授班,并招收函授研究生,在校业余和函授生达到4000人;同年,开始兴建新校舍。
1966年,“文革”前七年,共建成文史、化学两栋教学校,6栋学生宿舍楼,三个食堂,13栋教工宿舍楼和部分辅助用房,总面积五万平方米。全校九个系分住两地,校部机关和外文、物理、电子、生物四系仍住原处,称老校;政治、中文、历史、数学、化学五系迁新校舍,称新校。
1961年,学校复归教育部领导,学校在文史见长的优势中,向社会科学领域开拓;在理科的扬长避短中,突出数学、磁学、晶体、微生物的六十年代新特色。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6月殃及山东大学校园,全校机构随之瘫痪。
1967年后,校内山头林立,学校的一派组织夺权后把校名改为“鲁迅大学”。1970年,恢复山东大学校名。1970年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山东大学一分为三:政治、中文、外文、历史四系南迁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时称为山东大学;生物学系迁奉泰安,并入山东农学院;校部机关和数学、物理、电子、化学、光学(新建)五系留在济南,成立山东科学技术大学。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病中得悉这一情况,立即签署恢复山东大学原建制的指示。1974年初,山东大学恢复原建制,山东科学技术大学即行撤销。
跨越腾飞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后,山东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在威海设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7月,由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年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8年11月,山东大学基于国家蓝色经济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恢复在青岛办学的战略构想。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建设青岛校区。2011年11月22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
2012年,山东大学将威海分校更名为威海校区;同年3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举行;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同年,山东大学获批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7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6年9月,青岛校区正式启用,首批新生入驻。至此,山大形成了济南、威海、青岛三个校区的“山大系统”。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月,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成立,由山东大学与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建;10月18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更名为山东大学(青岛)。
2019年,学校获批人工智能专业,是全国首批35个人工智能专业之一;1月29日,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山东大学药学科学院;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9月,入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同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和理事单位;12月,获批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
2020年,学校“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将开始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月,入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8月11日,成为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创始成员;9月27日,成为健康扶贫联盟创始成员;10月20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揭牌成立;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1月,山东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山东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1年4月30日,能源集团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集科技研发、实验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服务一体的高层次科研平台“深部岩体工程与灾害控制工程实验室”正式启用;5月9日,山东大学获批非线性期望前沿科学中心;9月1日,山东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揭牌仪式举行;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12月2日,山东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揭牌成立。
2022年2月,山东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7月14日,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中心校区举行;8月,加入全球中文学习联盟;9月24日,山东大学-科亚数字化心脏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2月20日,由山东大学等共同合作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3月25日,山东大学-飞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挂牌;4月,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副理事长单位;10月10日,山东大学—山东能源集团未来技术学院、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举行;10月,山东大学—山东能源集团未来技术学院、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和山东能源集团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10月13日,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山东大学-算能RISC-V研究院在中心校区揭牌成立;11月17日,山东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发起的青岛市软件行业产教联盟成立;11月28日,山东大学联合牵头成立全国能源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2月2日,由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和济南护理职业学院三家联手,共同牵头的全国数智医美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12月8日,济南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国际创新创业联盟成立,山东大学等8家单位成为联席理事长单位;12月29日,山东大学侨界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2024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捷热科技高精尖领域智慧热管理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3月15日,山东大学—蚂蚁集团隐私计算联合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举行;5月30日,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第二个设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的高校;7月24日,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济南举行。8月14日,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在兰州高新区正式挂牌成立。8月,山东大学西藏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举行。8月30日,山东大学浪潮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10月10日,山东大学教育强国论坛暨教育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济南举行。10月26日,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11月19日,山东大学推出校友终身学习平台。12月7日,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滇中新区举行。12月14日,山东大学经学馆揭牌仪式在蒋震图书馆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7月,山东大学下设75个学院,本科招生专业98个。
2022年2月,学校新增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9个、硕士授权类别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6个,涵盖除农学、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20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山大专任教师4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聘任制)2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55人,国家四青人才279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74 个(全国第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6个。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已建设11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76门省级一流课程,其中5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山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3年学校共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慕课版)》等31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在基地建设上,学校共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515个,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在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山东大学有12项成果获奖(含研究生),覆盖新文科建设、 新工科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数字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五大 领域,高等教育(本科)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六,取得突破性进展。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继续开展“3M”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前共建有招生专业(Major)97个,双学位项目6个和辅修专业(Minor subject)5个、微专业(Micro subject)48 个。
本科培养
研究生培养
山东大学推进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资助制和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2020年至2024年,研究生19人次以共同第一作者在CNS顶尖期刊发文,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获奖团队数位居国内高校前列。研究生已成为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不断贡献山大研究生的智慧和力量。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校企合作呈活跃态势,重点对接了全国纳税500强企业,积极拓展了一批校企合作伙伴。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了与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AMD公司、华特迪士尼公司、三星集团等中央企事业单位及跨国公司的合作,深化了与潍柴动力、海信集团、山东烟草、齐鲁证券、浪潮集团、山东高速、山推集团、时风集团、五征集团等山东省内大型企业的合作,推动与辽宁辉山控股集团、福田汽车、珠海格力电器等省外大型企业的合作。
2021年,金利来(中国)有限公司捐资千万助力山东大学发展。
2022年5月5日,山东大学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通过“云上签约”形式签署了《山东大学、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加强校馆协同融合、开展文物研究阐释与保护、优化拓展陈列展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23年1月9日,山东社会科学院联合山东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共同注册成立山东省智库联合会
2023年4月,加入山东海洋人才高质量发展联盟。
2023年7月,山东大学,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共建成立了山东大学共建元计算研究院。
2023年8月,山东大学等机构组成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教集团),山东大学当选首届理事会轮值理事长单位。
2023年10月,共同牵头成立山东省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12月10日,中国日报社与山东大学在北京签署国际传播战略合作协议。
截至2024年7月,学校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山东大学和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韩国西江大学韩国东西大学韩国亚洲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国启明大学、韩国嘉泉大学、日本日本大学日本山口大学日本富山大学日本法政大学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把山东大学作为重点合作学校,希望双方今后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建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其他自然科学类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人文社科类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山东大学共拥有科技成果138项。
重大成果
杜甫全集校注》,山东大学中文系萧涤非教授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全书共12册,近700万字。《杜甫全集校注》是山东大学承担的“中国古代大作家集”规划项目,1978年立项,萧涤非任主编。该项目随后被确定为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项目、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重点项目。2014年前后历经两代人30多年的努力,最终得以面世。
《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刘大钧教授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编纂历时5年,成书30册,总计2000多万字。
两汉全书》,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董治安教授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编纂历时14载,共36卷,1300多万字,收录了870余名两汉人物的论著,包括专著,别集,以及诗文辞赋、经籍传注、小学字书及石刻简牍资料等,是是一部规模空前、总括汉代现存文献的大型断代文献集成。
2018年,由山东大学牵头推进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开启寻访域外汉籍之路。
2022年10月31日,山东大学牵头完成的世界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对外公布。
2022年5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山东大学等多家单位组成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完成的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馆藏纸质文献802万册,电子图书235万册,数据库324个,覆盖文、理、工、医等领域;馆藏古籍4.3万种。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9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72790.84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9314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832.03 万册,当年新增133112.0册,生均纸质图书87.18册。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电子期刊81.62万册,学位论文1534.54万册,音视频345465.61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42.1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6501.4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3375.36万篇次。
《文史哲》
文史哲》是由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刊登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学术成果的重要学术阵地。《文史哲》创办于1951年5月,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高校文科学报和人文社会科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恪守“学者办刊,造就学者”的原则。“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是学界五十多年来对《文史哲》的广泛称誉。该杂志致力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古典性和高端性是其所着力打造的特色。学术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其一贯的学术风格,“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是《文史哲》的办刊宗旨。2012年首批入选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重点资助期刊”,2013年入围全国“百强报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建国后综合性大学创办的第一份综合性学报,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报坚持“以现实为引领、以理论为基础”的办刊方针,主要刊登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具体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史哲。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先后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等文摘期刊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STP)、《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TP)、《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数据库等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核心版)、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内、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2008年、2010年被教育部科技司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主要刊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疗、科研成果,设有论著、述评、综述、临床经验、热点讨论、病例报告、科研简报、消息、书评等栏目,内容上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服务广大读者、作者,突出实用,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2006-2014年连续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周易研究》
周易研究》是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易学研究专刊,于1988年创办,由中国周易学会和山东大学联合主办。主要刊登象数易与义理易、《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易学与哲学文化、易学与现代及后现代、易学方法论、易学与考古、易学史料学及易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该刊被海内外学者誉为“二严”之刊(指办刊严肃、严谨),享誉海内外。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84年创刊,是国内唯一以研究和介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和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高校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2010年创刊,是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会刊,主要刊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产业经济评论》
产业经济评论》是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开放性产业经济专业学术文集。它以推进中国产业经济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加强产业经济领域中海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宗旨。《产业经济评论》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是中国目前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被公认为“能够代表中国民俗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杂志”。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权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全国各地邮局发行。
《制度经济学研究》
《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创办,2024年《制度经济学研究》被评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共同承办的国家学术杂志,成为山东大学核心期刊B类、山东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连续10年获教育部评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现代妇产科进展》
现代妇产科进展》(CN 37-1211/R ,ISSN 1004-7379)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协办的国家级妇产科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信息研究所),中文核心期刊·妇产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2008版,2014版,2017版,2020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1-2020年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独家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 校名
“山东大学”的题字出自于毛泽东同志寄给山东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学家高亨的一封亲笔信。毛泽东读过高亨关于《老子》和《周易》的著作;并对高先生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的评价。高先生返回山大后,遂将自己的著作《诸子新笺》、《周易古经今注》等6种,连同一信,寄请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转呈毛泽东主席。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收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回信。山东大学四个字取自毛泽东同志的信封。
学校的校旗为山大红的旗面,其上为校徽与“山东大学”标准字体的组合。
精神文化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源自1901年山东大学创办时的《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第三章第八节:“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庶几所志者闳,而所成就者亦大,行之既久,非独可与各国学堂媲美,且骎骎乎复古学校之旧矣。”
体现了山东大学的“天下观”和“国强观”,体现了山大人的胸襟和气魄,体现了山东大学自创办以来就具有的争创世界一流水平、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追求。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可以参考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此处的“学”,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更包含了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气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体现了孟子所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较之于此前所使用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更加体现了价值取向,更加符合音韵平仄的要求,更加琅琅上口。
崇实求新
“崇实”是山东大学一贯的追求和山大人的基本特征。山东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按章程办学的高等学校,在创办时就注重实际、务求实效。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一节明确提出:“实事求是,力戒虚浮”;第一章第七节明确提出:“大学堂首贵崇实”。
“求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文明,引领时代潮流,从而体现大学的本质特征。
“崇实求新”作为校风,集中体现了山大人“朴实、扎实、务实”等品格和不断追求创新的风貌。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2月,全校注册登记学生社团有296个,其中济南校本部186个,威海校区61个,青岛校区49个;共有指导单位59个,包括44个学院(培养单位),13个机关职能部门,2个书院;共聘请285位专职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其中专业教师258人,辅导员及管理人员27人。学生社团类型涵盖思想政治类、文化艺术类、体育锻炼类、志愿公益类、学术科技类、职业发展类、创新创业类、自律互助类,理论学习类(威海)和应用实践类(威海)等,助力打造多元化的山大校园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办学格局,拥有8个校区。
中心校区
地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下设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经济研究院、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晶体材料研究院、中泰证券金融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院18个院校。
洪家楼校区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下设外国语学院和艺术学院2个院校。
趵突泉校区
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4号。趵突泉校区也被称为齐鲁医学院,其前身为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截至2024年03月,下设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等7个院校和1个医学融合与实践中心。
千佛山校区
地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下设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7个院校。
软件园校区
位于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1500号。下设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3个院校,1个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兴隆山校区
地址位于济南市市中区二环东路12550号。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齐鲁交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7个院校。
威海校区
地址位于威海市环翠区文化西路180号。截至2024年4月,下设东北亚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艺术学院、法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翻译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海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12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
青岛校区
地址位于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截至2024年6月,下设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海洋研究院、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环境研究院、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14个院校。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文物展馆
文物展馆是山东大学博物馆的特色展馆,地址为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7层,面积为800平方米,该馆为山东大学考古系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展馆展出的文物包括:“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四个部分。
体育场馆
截至2022年8月,山东大学体育场馆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包括2座综合体育馆、2座体育馆、3座游泳馆、4座风雨操场、6个田径场、8个足球场、19个排球场、26个网球场、55个篮球场、羽毛球场59个、乒乓球台66张、1个沙滩排球场和一座攀岩基地。
知新楼
2010年12月26日,山东大学知新楼入选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是唯一当选的高校新地标,充分显示了山东大学为传播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齐鲁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2011年9月,伴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经典交响乐作品《蓝色多瑙河》从知新楼楼顶塔钟传来,这是首创于全国高校、具有山大特色的校园文化传播方式。知新楼塔钟每日一曲,四年一循环,全部为中外名曲。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山大简介.山东大学.
历史沿革.山东大学.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2 08: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